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dhhz96q/文/马梓开
郑重声明:本文仅通过百家号独家发布,全网维权,侵权必究。
全文约字,阅读需要6分钟。
品牌的概念我们都是比较清楚的,品类的概念,则同样简单明了。但是,品类和品牌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还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概念呢?答案当然是后者。
优秀品牌,总能给人登堂入室的感觉
01品牌是什么
在消费者眼里,品牌就是名称+标志的组合。想到品牌,我们会想起它的标志,会想到它的名称,其次才会想到品牌的其他内容。当然还是品牌所指代、所代表的内容。比如想到茅台,就想到酱香型白酒的代表;想到星巴克,就想到咖啡产品的代表;想到麦当劳,就会想到这是洋快餐的代表。
品牌令一家企业和其他企业相互区别起来,并且形成自己的独有特征和优势所在。
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则会令企业成为某些品类的代表,具有超强的品牌溢价能力,并借此为自己构建起强固的品牌护城河。
说到品类,你先想到什么?
02品类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品类指的就是产品的具体类别。
品类是基于产品在某一方面的具体特征或者具体利益而形成的类别。
品类这个概念,往往容易和品种、种类的概念相混淆。
我们可以简单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品种,是大分类;而品类,则是大分类下面的小分类。
不同品种的产品区别是非常清楚的,因为彼此之间的来源不同,形状不同,性状不同,彼此在遗传学上的特点不同。比如大豆和棉花属于不同品种的植物;汽车和手机属于不同种类的物品。不同种类的产品,也有类似的区别,就是其性质和特点的截然不同。
站在用户角度,对品类做个说明
但是,产品的品类之间,往往是同一个种类下面的小的分支,或者是人为的小小的细分。
比如方便面,油炸的是一个品类,非油炸的是另一个品类;
比如洗发水,去头皮屑的是一个品类,保湿柔顺的是一个品类,防脱发的又是一个品类;
比如白酒,按照香型来划分,就有四种不同品类,即酱香型、浓香型、兼香型和凤香型。按照口感的不同,照样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品类。
同一个品种下面,不同品类之间的区别,是基于产品的具体特点,基于消费者的感受,基于品牌建立市场细分的原则基础上的。龙有九种,种种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样千差万别。有了不同品类的归属,就有了对消费需求的不同满足能力。
也就是说,不同品类的产品,本质上并无不同;但是为了让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感到这个产品更适合他的个人需求,适合某一类具有特定需求的消费者,才产生了众多的产品品类。
品牌和品类的关系,扑朔迷离
03品牌和品类的有机联系
通常来说,品牌有多种类型,比如有企业品牌,也有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是针对企业的,产品品牌则是针对具体的产品的。大多数品牌都从属于某一种品类之中,比如酱香型白酒就有非常多的品牌;比如快餐食品同样有非常多的品牌。
一个优秀的品牌,是能够成为一个品类的代表的,但是这种品牌就是那种在品类中表现最为优秀的品牌。一个容量较大、市场规模较大的品类,总能托起来众多的品牌;但是,很少有哪个品牌能够靠一己之力,托起来一个品类的。
一些新兴品牌,为了获得属于自己的空间,于是就会通过标新立异而设计出一个新的品类,但是,这种新品类是不是能获得广泛的认可,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所在。
大部分品牌是属于特定品类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品牌是跨品类的。比如小米、三星、飞利浦都是这样的品牌。
当一个品牌变得非常优秀时,品牌所属的品类就会获得更多的传播。想想看,去屑的洗发水,你能想到哪些品牌呢?柔顺的洗发水,你又能想到哪些品牌呢?
同样,当一个品类广为人知,获得大家的充分认可时,品类本身也能对品牌起到助推作用。
寻找品牌和品类之间的纽带
04品牌和品类的相互区别
品牌和品类可以互相成就,更可能分道扬镳,各忙各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把自己的账户划分为存款账户、投资账户和零用钱账户时,这些自我的分类,往往就决定了对自我资金的分别利用;而且一经分类,就会尽可能地区别开来。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来划分的。只要是不同的类别,自然会被归入于不同的用途。
在品牌和品类之间也是这样。只有当品牌成为某一种品类产品的代表,或者代表之一,这个品牌才能获得进入消费者心智的入场券。
那么,如何去理解诸如小米、三星这些跨品类的品牌呢?这些品牌为自己做了泛化定位。比如小米是围绕着“小米之家”来定位的。而三星力大无比,已经可以在其所涉及的每种不同品类上闪耀风采了。这种情况只是个别超级品牌的专利,而并非普通品牌的选择。
品牌和品类,谁来代表谁?
当我们想到王老吉时,我们会想到降火的凉茶;
当我们想到可口可乐时,我们会想到碳酸饮料的代表;
当我们想到云南白药牙膏时,我们会想到含有中药的口腔保健牙膏。
当大品牌通过努力确立了品牌地位和品类空间的时候,小品牌就可以跟随其后,或多或少取得一定的收入。
新品牌可以考虑先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品类,因为开创品类就是一种对于品牌的规划和影响力的培植;而更多的品牌则在原有的品类基础上展现自我优势。
一个品牌想获得腾飞,想获得更多品牌溢价,那么就必须成为特定品类的代表,在该品类中排在前五位,或者成为所谓的“十大品牌”之一。
小品类往往难以做大做强;而大品类则往往竞争激烈。
所以,品类的正确选择,对于不同企业不同品牌来说,也是一个烧脑的活儿。
如果一个品牌能在众多品类中发现某一品类尚未有领导品牌或代表品牌时,当然可以在其中进行发力;如果一个品牌能够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另辟蹊径,发现新的品类,确立新的品类,同样可以通过新品类的出色操作,成为在该品类中数一数二的品牌,比如今-麦郎就发现并发展了凉白开这个新品类,而且获得了巨大成功。
有困惑,有守望,有相助
05品牌和品类的相爱相杀
我们如果陪同客户去餐馆吃饭,在选择酒类的时候,往往会问客户,想喝的是红酒、白酒还是啤酒;这时候,我们说的是品类。当客户选择了啤酒这个品类之后,我们才会问服务员,有没有某某品牌的啤酒。这里我们所选定的某某品牌,当然就是企业对自己的品牌进行长期的、强势宣传的结果。
在不同的品类分项下,是那些具体品类的领先者、领导者或代表着定义了品类的特征。因为他们能够定义,就相当于确定了品类的类别标准。这种标准,虽然无法和国标相提并论,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品牌获得一定市场影响力时,品类中的企业标准,是有可能成为国标的。
在品类中寻找新的品牌光芒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品牌,一般来说,不同的品牌肯定归属于不同的品类之中。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在某企业,为了扩大对市场的占领,同样的品类,同样的细分领域,同样的市场,老板确定了六大品牌,使用的却是完全相同的产品。这种做法,照样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意。为什么同样的产品,仅仅品牌不同,就能获得更多的市场呢?因为在销售方看来,品牌不同,当然就有操作空间;在消费者看来,品牌不同,肯定是有区别的。
同样,对企业来说,自己的品类特征,既需要明确的可感知特点,又需要醒目的可识别特点,还需要简单明了的可理解特点。惟其如此,品类属性才能助推品牌建设。
新品类,如何成功?
当一个品牌想要获得在某品类上的成功时,必须考虑消费者是怎么认知的,消费者是怎么想的。品类是不是能成功,关键是在消费者的心智空间中,是否能留下对品类的印象;或者说品类本身,是如何利用消费者的固有印象、固有认知和固有判断力的。
为什么伊-利和蒙-牛能够成为中国乳品企业中的双雄?因为大草原为品牌做了一定的赋能。来自大草原,就让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自然地认为更健康,更营养,更纯粹。可见,品牌的价值,至少有一部分是取决于其品类价值的。
品牌有多强大,既取决于品牌所在的品类有多强大,而且也取决于企业为品牌建设所做的深厚功课。
如果欧洲的豪华车不再是豪车的代表,那么依附其中的大品牌就会失去威力;如果瑞士手表不再是高端、昂贵和顶级的象征,那么依附于其中的诸多高端品牌就会卖不动。
因此,能发现新的品类,能找到自己的准确品类方向,对品牌发展产生的利益是非常大的。比如劲-酒成为保健酒的第一品牌;比如汇源成为纯果汁类的品类代表。一些开创了新品类的品牌,正是通过品类的发扬光大,进而获得品牌的声誉鹊起的。(M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