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营销错位营销避开竞争锋芒的妙招 [复制链接]

1#
两个案例

案例一:被业内誉为“川菜第一家”的陶然居的掌舵人严琦,年以5张桌子白手起家,凭借自创菜肴“辣子田螺”一举成名后,短短几年时间便在全国开了近百家分店,但她并不满足,年又在重庆郊区开了一条美食街,取名“大观园”,占地6万平方米。严琦在这条街上开了20多家不同口味的餐馆,这样大胆的举动在重庆是首例,在全国也不多见,因此很多人都不看好。果不其然,“大观园”美食街刚开业就生意惨淡,仅3个月就亏了多万元。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严琦为这笔赔本生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她仍然坚信“大观园”大有前景,只是目前还未找到经营失败的原因。

一天,美食街“碗中花”的店长找严琦告状。原来,“碗中花”店内有一道独家招牌菜——姜丝鱼,开业以来一直很有口碑,可最近“碗中花”店长却在对面一家火锅店里也看到了这道菜。严琦调查后发现,不只是那家火锅店,其他几家小店也偷偷学了姜丝鱼的烹煮工艺,然后放在自家店卖。这个发现让严琦一下子就找到了“大观园”赔钱的原因。她很快向店长们下达了死命令:一家店只卖一种菜系。就是火锅,也要严格区分为麻辣、海鲜和酸汤。比如,人气火爆的姜丝鱼和辣子田螺就只能在代表家常菜的“碗中花”出现。

严琦的经营方案一出,街上十几家美食店的店长都出现了抵触情绪,他们纷纷抱怨:手心手背都是肉,老板凭什么厚此薄彼,不许我们门店卖畅销菜品?严琦任由他们抱怨,始终不改初衷。

就这样,这些店长一边抱怨一边按照老板定出的规矩经营。一个多月后,他们发现原本冷清的“大观园”顾客越来越多。对于店长们的惊喜和好奇,严琦笑着说:“一条街如果把所有的门店都做成一个样,必将失去核心竞争力。就像姜丝鱼这道菜,如果你的店里有,我的店里也有,那么顾客很快就会吃厌,来的次数自然减少。相反,各店如果坚守特色进行错位经营,喜欢来“大观园”就餐的消费者就会发现这里有吃不完的美食,他们就会从原先的每周来一次变成一周来四五次。”

错位营销确实精、准、狠,大观园开业不到4年,就成为重庆著名的美食聚集地,年销售额达1.2亿元。陶然居也因为这个项目的成功,成为重庆餐饮行业里品牌最多、规模最大的企业。严琦本人也成为“重庆城市形象推广大使”。

案例二:史玉柱操盘的*金酒采用的也是错位营销手段,他避开白酒营销运作中竞争最激烈的酒店渠道以及保健酒中目前销量最大的小瓶酒市场,直取其最了解、最擅长的礼品市场,借助其用脑白金、*金搭档构建的礼品王国,在消费者送礼疲倦的视觉冲击下,新上一款让消费者增加选择的产品。*金酒既非传统意义上的白酒,更非真正的保健酒,说白了,史玉柱就是把它包装成中国老百姓送礼的一款新出的礼品而已!脑白金、*金搭档销售多年,消费者总是送这个,就算送礼者本人不疲劳,收礼的人也有点烦了。白酒市场每年都在更新,礼品市场同样需要更新,而史氏王国赖以起家的礼品市场不可能就此让给别人,恰好中国的保健酒市场每年在以30%以上的速度匀速递增,于是,打着保健的旗号,借助五粮液的威名,向着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金酒就这么诞生了。

分析史玉柱的选择,不管其有意还是无意,至少在市场渠道和产品的选择上他是把错位营销运用得很娴熟的,其产品错位、渠道错位以及经销商错位的模式应该值得学习。

错位营销的优势

所谓错位营销,就是避开趋同性的竞争手段,追求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竞争理念和竞争策略,以拓宽自己的市场空间。错位营销就好比独木桥上两个人相向而遇,如果你争我夺、互不避让,最终会陷入僵持甚至双双落水。如果彼此侧一下身,就都能顺利过桥。通俗地说,就是“不做别人做的,只做别人不做的”。

错位营销在于引导品牌树立自我特色和自我风格,激活竞争氛围,创造无限商机,让消费层面从三维空间得到无限的拓宽和延展。具体而言,错位营销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差异化带来的独特性。错位营销由于避开了趋同性的竞争手段,自身存在许多优势,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红海里能够独树一帜,给企业或产品带来巨大的“眼球效应”。如“金六福”刚上市时首创星级概念,按照酒店划星的标准给白酒分星级,并且首款上市的产品就直接主推五星“金六福”,在五星“金六福”行销全国后再跟进一、二、三、四星产品,迅速覆盖中低档市场,短期内就能吸引大量的眼球,节省了宣传成本。

2.国内饮料品牌的竞争可谓十分激烈,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产品往往都有清晰的市场定位与目标群体。怕上火——王老吉,困了累了——红牛,没吃早餐——营养快线,经常用脑——六个核桃……它们利用功能性错位,打造和凸显自己的主打优势,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新奇感带来的口碑效应。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口碑效应在网上十分常见,并创造了一个个网络名人。企业或是产品的错位特点,也会引起网民的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