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创厂伊始,到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创新发展,从胶县商业局淀粉制糖酿酒厂到胶县酒厂,再到青岛酒厂,六十三年,记录了企业历经风雨、不断做大做强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胶州的翻天巨变;承载了几代人的奋斗、企盼、回忆与故事......
说到青岛酒厂就不能不提到南阜酒,胶州人也都会想到高凤翰,他是山东的骄傲,青岛的骄傲,胶州的骄傲。
高凤翰(年~年),胶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清代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山东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三里河村人。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云阜,他一生仕途坎坷,但艺术追求永无止境,在右手病痹后,又用左手坚持练字。
此外,在绘画、制砚、篆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高南阜一生才华横溢,笔耕不辍,以其超然的左笔书画、篆刻、治砚及韵律十足的诗文蜚声艺坛,并以为官清廉、同情百姓疾苦的高尚品质赢得世人的钦佩,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以“胶东五风”、“画坛七山人”、“广陵五君子”、“印坛四凤”、“画坛十哲”和“扬州八怪”之一美誉,驰名海内外。
据史料记载,年夏天,58岁的高凤翰结束了在南方颠沛流离的生活,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家乡胶州,开始了退休后专心于研究书画的闲逸生活,虽然晚年生活穷困潦倒,但也过得有声有色,常以自酿家酒招待宾朋。
高凤翰的好友郑板桥年调任潍县当县官后由于离高南阜家也近了,联系也是更密切起来,高凤翰“跌岩文酒,薄游四方”;郑板桥“河桥尚欠年时酒,店壁还留醉时诗”,便可看出两人当时饮酒的知名度了。好饮酒之人,也专心于研究酿酒,高凤翰先生自酿家酒由于其口感绵软甘冽,醇馥幽郁,被诸多好友盛赞,其研究出的酿酒技艺,在当时被称为著名的“高氏秘方”。
年,高凤翰先生逝世后,其族人为了纪念他,将为其酿酒的老师傅们聚在一起继续用高氏秘方创建了高家烧锅酒。
日寇侵占青岛后,由于物资极度匮乏,高家烧锅酒便停止了经营。
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高家烧酒坊的老师傅们还经常聚会探讨重振高家烧锅的可能,由于常年战乱,资源匮乏、也没有启动资金,而酿酒又必须用粮食,所以重振计划一度搁浅。
直到年,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胶县供销社为了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创建了酿酒班,由于缺乏技术人员,想直接把高家烧锅之前的老师傅们请来做技术指导,老师傅们知道后也是异常兴奋,兴奋的是高家烧锅酒终于又可以重出江湖了,但由于高家烧酒坊的老师傅们都年事已高,由于战乱能找到的也就几个人了,几位老人便带着自己的后代(周世福、韩廷智、张世仁、梁茂勋)到胶县供销社酿酒班上班了,胶州老百姓又能喝到纯正的高家烧锅粮食酒了。
年,大跃进时期,县政府将制糖、酿酒、淀粉合并,供销合作社酿酒班作为胶县唯一的酿酒班更是唯一采用高氏秘方酿造纯粮食酒的酿酒班被合并,成立了胶县商业局淀粉制糖酿酒厂,时年20多岁的周世福、韩廷智、张世仁、梁茂勋,因此幸运地成为酒厂第一批职工,当时和他们一起兴高采烈跨进酒厂大门的还有53名青年。
胶县酒厂开产后,酒车间共有2个酿酒班,上述四个年轻人由于都从上一辈人口中继承了高氏秘方,加上在供销社酿酒班老师傅们的现场指导,再加上勤劳能干,很快成为酿酒班班长和技术人员。建厂之初,生产条件很差。
用木头支起两个棚子作车间,按上四个烧锅,酒厂就算开张了。没有机械,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靠人工,铁锨、木锨、叉子就是梁茂勋们的生产工具,全厂唯一的机械是用来发电的40马力柴油机。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生产条件下,第一代青酒人生产出了酒厂的第一杯酒,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用高南阜先生高氏秘方酿造出的第一批粮食酒。
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工人却挥汗如雨,干劲十足。为不影响酒质和出酒率,需要尽快给蒸好的酒糟降温,蒸好的酒糟温度达到多度,必须降到十五六度才能发酵。没有机械降温怎么办?只有靠人工方法降温。
热气腾腾的车间里,梁茂勋和工友们创造出一套技术要领:“脚下清、锨带风、高三米半、72下一分钟”。这套要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要把酒糟用木锨扔三米半高,且保持每分钟72下的频率,一般的小伙子抗不下来。
但要保证酒的质量和出酒率又必须这样去做。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酒厂第一年生产瓜干酒吨,胶州人从此喝上了自家酒厂酿造的白酒。
转眼到了年,自然灾害使国家陷入困难时期,酒厂碰到了成立后的第一个“坎儿”。
四个酿酒班,停了三个,与梁茂勋一起的工友大部分谴回原籍,酒厂只剩下一个酿酒班苦苦支撑。忍饥挨饿的年代连地里的野菜、树上的叶子都被老百姓吃光了,酿酒所需的粮食当然成了紧缺物品,粮食酒产量也少得可怜。
年,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酒厂又从一个酿酒班恢复到4个酿酒班,生产能力逐渐提高。到年5月,重新焕发生机的酒厂在花行街(现杭州路顺德花园)也新建了厂房,更新了设备。
上个年纪的居民都知道,当时那里有个益农铁工厂,酒厂就在益农铁工厂里。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车间立柱由木头变成了水泥立柱,车间也比原先宽敞明亮。酿酒工艺上采用了半机械化,粮食粉碎、蒸煮、发酵、蒸馏、串香入库比原先单纯靠人工方便多了。
从年到年,酒厂每年完成国家规定的计划生产指标。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酒厂生产能力逐渐从吨提高到0吨。
这段时间酒厂生产的产品全部是散装酒,产品也没有自己的名字。当时国家处在计划经济时代,酒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产品生产出来后直接调拨给国营胶县烟酒公司,由烟酒公司负责对外销卖,烟酒公司当时在县城设立了北坛、坊子街、汽车站、小楼饭店等四个门市部,对城里居民销售。在农村,烟酒公司则把酒配给遍布各个公社的供销合作社。
老百姓钱袋子干瘪的年代,美酒换回的不全是现金。上点年岁的胶州人可能都有用地瓜干换酒的经历或者记忆,当时3斤上好的瓜干贴上两角多钱,就可以换回一斤酒。在相对贫困的年代,青酒伴随一代胶州人尝遍了生活的苦辣酸甜。
年,酒厂又迎来了一批新职工,现任董事长徐清丽就是其中一员,当时,年轻的她正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徐清丽入厂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化验,后来又担任了质量科科长。酒厂在80年代办过味精厂等几个工厂都不成功,走过一段弯路。年酒厂与味精厂分家,徐清丽被分到了味精厂,看到人缘好、懂技术的“小徐”分到了味精厂,酒厂的职工说什么也不同意,硬是把她“闹”了回来。徐清丽随后担任了酒厂生产科长。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胶县酒厂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酒厂开始推出部分瓶装酒,像一个出生后从未起过名字的娃娃,酒厂的产品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胶州白干”,酒厂还注册了“胶州牌”商标,值得铭记的是:这是胶州市历史上第一个注册商标。
胶州牌商标今天看来,瓶装的“胶州白酒”包装简单,普通得有些寒酸,但在三十年前1.1元一瓶的瓶装酒无疑是一种“高档礼品”,因为价格比散酒贵,刚刚吃饱穿暖的老百姓平时还是买散装酒喝,只有走亲访友时才拎上两瓶“胶州白酒”,当然,像结婚办喜事等大场合,给客人喝瓶装酒才显得上档次。
年,酒厂实现了第一次搬迁,粮食酒生产车间搬迁到寺门首路郭家庄西侧。在此之前的年,酒厂开始试验性生产粮食酒,用高粱、小米、大米、玉米,后来又加入糯米采用“五粮”工艺生产粮食酒,从此青酒逐渐告别瓜干酒的生产时代,走上了粮食酒生产之路。
曾经陪伴胶州人数十年的瓜干散酒也逐渐退出人们视野,代之而来的是青酒推出的众多优质的品牌酒。
浸润家乡文化,青酒将“南阜”文化与产品完美融合,研发成功了南阜系列白酒,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并作为高档产品成为宴请外来客人的首选。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胶州有着历史悠久的三里河文化、大秧歌文化和高凤翰文化,“南阜”的优良品质构成了巨大的“文化力”。
为此,青岛酒厂狠抓文化品牌建设,并围绕高凤翰和胶州秧歌两大主题做文章。
年7月,徐清丽从省轻一厅举办的生物化学培训班学习归来,旋即又被任命为酒厂副厂长,主抓经营。她上任后,产品销售从吨起,连续跨越年销售吨、吨、0吨、1吨关口,几年时间酒厂年销量达到了1吨。
年,从花行街搬到寺门首路郭家庄西侧。
上任伊始,在整个社会尚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氛围的大背景下,徐清丽和她的团队率先举起了质量大旗、创新大旗帜,鲜明地提出实施品牌战略,并将其作为酒厂创业时期的最高目标和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前提。
那些你不曾见过的,或者已经忘却的时光旧影,帮你找回曾经的回忆。是否还记得那些年青岛酒厂的美酒?
年原轻工部副部长于珍同志题词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青岛酒厂决定创新产品模式,走生物产业链之路,打造健康品牌,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进行生物工程链产品的研发。
以科技为依托,融合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的酿酒工艺,历时3年的研发与反复试验,于0年隆重推出了全国第一家海洋螺旋藻南阜生命酒,一举填补国内白酒空白,引起了同行及专家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