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张国立饰演的地主在家破人亡,一无所有的逃荒路上说了一句话:
“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只要活着走到陕西,不出10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
事实往往就是如此,起点相似的人,思维不同,结果也不同。
因为,真正决定穷富差距的是“思维认知”,想要摆脱“穷人思维”,就要建立“富人思维”。
是啊,认知的不同,决定了结果的天差地别。认知很虚,看似无用,却决定了我们未来可能达到的圈层。
每个人看到的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傅盛说:“认知,是任何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
但认知和技能却又不是一方面,技能是可以累积的,但累积的再多,也只能是个熟练工种。认知的差别却是本质的。
所谓成长,不来自于所谓的位高权重,不来自所谓的财富累积,也不来自自己掌握的某个单项技能。
给大家举个例子:
史玉柱,这个人名大家可以不了解,最惨的时候,欠了一屁股债,什么没有。但他硬生生靠着一个脑白金,重新崛起。发现了除保健品、投资、网游之后的第4战场——保健酒市场。有人说,他在整个营销的认知水平,几乎领先了一个时代。
即使失去了所有财富,甚至所有队伍,就凭他对营销的理解,也是那个时代无人可望其项背的。
只要他活着,翻身的可能性很大。绝境当中,他真正拥有的核心武器,根本不是自己,而是认知。
现在做到月入十四万的崔勇,已经是一家工作室的老板,而在这之前的他被昔日同窗所骗,3年的努力功亏一篑,但他却一步一步靠着自己的认知和努力,成功逆袭。
如果你也处于人生低谷无法自拔,或者陷入穷忙的怪圈,不妨试试剑走偏锋,走出自己的道路。
崔勇出生在浙江的大山深处,到城里要翻越好多座山,外地司机根本不敢开车走那条悬崖边的险路。
大学毕业的他,没有选择回到自己的小农村“回报故乡”,而是想着在温州留下只属于自己的痕迹,他叫上大学的同窗好友,在半塘路合伙租下了一个门面,开了一家属于他俩的工作室,一干就是3年。
但让崔勇没想到的是,熬过了前期的苦难,本该赚钱的他,却拿不到工作室的一分钱,崔勇找昔日同窗理论,却被他拿着合同当众羞辱了一番。原来崔勇当时过度相信自己的同窗,合同没看就直接签了,这几年一直做牛做马,却给同窗做了嫁衣。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就在于:
当一个人的认知不足以驾驭他所拥有的财富时,这个社会有种方法收割他,直到你的财富和认知相匹配为止。
崔勇回到他的小出租屋,看着桌子上同窗给的“辛苦钱”,想过离开这座充满了欺骗和利益的城市,回到老家,安安心心做一个小职员,一直到老。
但他内心那个不服输的声音,催促着他,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他的内心不容许自己平凡,他不想回家的时候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而是衣锦还乡。
每个人最大的能力,都是自己的认知,每赚的一分钱,都是自身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既然别人靠不住,就单单靠自己,他拿着所剩无几的生活费,在网上开了2家拼多多店铺,有心学习无货源,但却不知道从何入手,索性直接问无货源的专业人士阿空。
不用囤货发货,不用刷单开车,阿空把一切说得很清楚,崔勇也一点一点在听,而当天晚上就开始跟着阿空学习。
采集蓝海,白嫖流量,提高客单价,提升权重,阿空一句一句说着,崔勇在电脑前一边拿笔记着一边在电脑上操作自己的店铺。
而崔勇心里也是憋着一股劲,他知道,自己要活出点人样,让那些负了他的人后悔,3天出单的他没有失望,而是继续学习提升,每天3个小时采集选品之余,他总是看一些书提高自己的认知。
第一个月很快过去,2家店铺带来的时候,他并不满意,而是选择继续量化店铺,扩大到10家,月入4w。而崔勇知道,他跟阿空学习,确实获得看待事物的不同视角和智慧。
7个月的时间,崔勇旗下工作室73家拼多多无货源店铺,按照行内话来说,单店单月稳定,在温州四环一座小区里,买得了自己的平“狗窝”,农村的孩子,也正式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
古人说的没错,成长就是一个获得新知,自我检讨的过程,所有人都将学会自我校正、自我进步。
什么是无货源拼多多?
上面说过,无货源拼多多也是做电商,但也说过了,和传统电商不一样,不用囤货发货,从全网采集优质、性价比高的产品上架到自己的拼多多店铺上,加价出售。
用技巧和运营手法来给足曝光率,用平台的千人千面和信息差赚取差价。
而崔勇的店铺之所以能开73家,也是因为无货源独有的店群模式,新手5~8家,保证收益的同时还能不累,做大并不算难。
有人说,站在1楼是看细节:市井吵架、违章停车、匆匆人群;站在10楼看外面,能看到局部,细节慢慢消失,轮廓关联显现;站在楼看外面,是看全局,你能看到自然资源的分布,城市设计的气魄。
而认知就是那个能让你站在楼的资本,俯瞰全局,前景尽收眼底,选择最正确的道路,有句话说的好:“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前提是,我们要行动起来。
我是阿空,一位90后电商创业者,感谢阅读,干货聚集地。